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

學佛的目的

人在世間
人在世間  愛欲之中  獨生獨死  獨去獨來
當行至趣  苦樂之地  身自當之  無有代者 
「佛弟子在社會工作中的態度」等:既是佛弟子,應有佛弟子的氣質,無論站在任何崗位上,都能以佛弟子的香光薰陶他人,引人入佛。不過話又說回來,所謂「佛弟子」者,佛的弟子也,是佛的學生,學佛的人,還在學的學佛人,在學的過程中,有學得成,有學不成的。又,末法眾生,學而難成者,比比皆是,因而「佛弟子」三個字,實在很難承當。
學佛之人,應該質直,不充體面;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在什麼崗位說什麼話。沒有能力或沒有興趣,能培養就好,不能培養就應退步回頭,以免自惱自苦。何況佛弟子以學佛為第一:有妨害自己學佛的,再好皆應捨;有助益自己學佛的,再壞也應就。不過,古人云:「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命」就是宿業,我們大多都是隨著宿業在走。《論語》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古德云「知命者於人無怨」。《格言聯璧》云:「諉罪掠功,小人之事;掩罪誇功,眾人之事;讓美歸功,君子之事;分怨共過,盛德之事。」《易經》云:「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大經》言:「荷負群生,為之重擔……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於諸眾生,視若自己。」以上都是學佛的人應知應學之事。
《法華經》言:「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世間之愜意事、樂事,都是相對,非究竟。樂是苦因,一息不存,便是來生,六道四生,隨業受報,輪迴未出,必墮地獄。若能體會地獄之痛苦,則一刻也不能自安。深悟無常,切求出要。「白骨章」要每天念一遍,可提醒自己。曉得有無常,不被世間榮華所迷、俗樂所染。法然上人之遺言,也要每天念一遍。告訴自己,不但自己要早日信心念佛,也希望他人早日信心念佛,這是悲心的培養與表現。
自覺罪惡深,常存罪惡感,此種人較難開悟,不過較容易信受彌陀救度。這就是二種深信之信機即信法。
有受戒才有破戒、犯戒可言,沒受戒只是道德上的一般罪。甲女不但身犯,心也在犯,只是不覺沒反省而已。若論甲乙二女所受的染污,都是一樣大,只是有覺有不覺而已。「萬惡淫為首,論事不論心,論心天下無完人。」此語非出自《論語》,這句話是站在世間觀念為世人凡夫設想而言。一切唯心所造,若此心熾盛,即雖無身犯,亦必墮落。《楞嚴經》言:「純想即飛,純情即墮。」《圓覺經》言:「一切眾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如果沒有淫欲,即已超凡入聖,哪還會有眾生的性命!一切眾生,無不隨業牽引。有時出生為貞女,有時出生為淫婦;或許此生為僧,持戒清淨,或許來生為富,恣縱淫逸;六道未出,梵行未立,任誰也不可輕言「我已如何如何!」知此,應不慮自己之善惡,而唯有一任彌陀之悲救,彌陀無礙之光明,不受凡夫善惡之障礙。
都是凡夫,都有煩惱,不管已信未信,都有不能高興之時。天性豁達樂觀者,即不知生死輪迴、未有信心,其人亦終生歡喜過日。業障深重、煩惱熾盛之人,即使信心決定,亦難免笑顏難開。不過,心意柔軟,反求諸己,是信者之特色。
學佛之人,受授要有分寸,不可苟且,應知凡事無論巨細都有因果。權益之事,更不可侵犯,以免偷盜。
人生的大事,是生死輪迴,古德云:「世間大事唯生死,不念彌陀更念誰。」人生的目的,是信心念佛,經云:「唯此一事實,無二亦無三。」


人生之目的(一)
向著淨土前進的人
步步都踏著永恆的愛
時時浴在不滅的光中
人,都有欲望。欲望有淨不淨,有深不深,有顯不顯。所言「欲望是成長的原動力」,則依淨欲將使人成佛,依不淨欲將使人下墮。
其實,人之欲望都是不淨、有污染、而且深。雖不顯露,卻如暗流,可謂根柢深植。平時按兵不動,一到想起心修行時,欲望便起,處處成障。因此修行乏力,直覺地獄之火一直燃燒著身、燃燒著心,那個時候,只有絕望。所以,人一到最後,無不絕望。因此,《無量壽經》言:「大命將終,悔懼交至」。
人生下來是為了什麼?
活著是為了什麼?
死後又成了什麼?
人生的大事、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不知人生的目的而活著,不是沒有意義嗎?不是迷迷糊糊地在過日子、蒙著眼睛往無間地獄邁進嗎?
釋尊說:「人命在呼吸間」、「人生無常」、「人生是苦」、「必墮無間」、「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但自己的心行,豈非徹底地在跟釋尊唱反調,以行為來表示否定嗎!
這世間的一切,都是為了學佛而存在的,是為了學佛而生活,為了念佛而生存,否則一切的一切便全部失去了意義。
人生的大事是「後生一大事」,「後生」即是死後的世界。五戒成人,十善生天。人生在世,戒、善俱缺;因此,後生必墮地獄,人生的目的在於解決這「必墮地獄」的後生一大事。此生很短,而未來無盡,無盡的未來是往生極樂或墮落地獄?唯有這才是人生的大事,這大事不解決,生而為人的意義便失去了。
要解決這後生一大事,自己沒有力量,諸佛菩薩也沒有力量,這十方世界中,唯有「南無阿彌陀佛」才有力量,而且彌陀的存在,就是為了拯救我們這必墮無間的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如果不能使我們往生,彌陀便放棄佛的資格,無資格稱「阿彌陀佛」。而今,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在說法度眾生,我們唯有任憑、隨順彌陀的救度,不論自己的善惡、賢愚,投入彌陀的懷抱,過安穩的日子。
我能存在是彌陀之蔭
我有今天也是彌陀之蔭
雖然依舊憂悲苦惱
但彌陀使我領受那永不絕望的安慰
彌陀生命充滿在我心中
彌陀光明環照在我身上
向著淨土前進的人
步步都踏著永恒的愛
時時浴在不滅的光中
今天   明天    永遠
  世間之難住多憂 即是出世間之緣 身雖卑賤不高貴 亦是入菩提之導
  苦生於欲而勞身 名出於我而費心 知命者於人無怨 知足時於世無求
  見朝結草尖之露 思此身脆弱不堅 就夕立空中之煙 悟世事夢幻無常
求而應求法之緣 慕而應慕道之友 報而應報佛之恩 謝而應謝師之德


人生之目的(二)
人生在世,誰能免死?偏營眼前之事,不慮後世者,愚也!
人到底為什麼而生?又為了什麼而活下去?非活下去的理由是什麼?生存的目的又是什麼?
你這樣每天過著同樣吃、睡、工作的生活可以嗎?你的人生就這樣結束滿意嗎?這些事你曾否考慮過?生而為人,若對這些不加以深切思惟,就太枉費生而為人的價值了!
你們聽聞佛法有段日子了,應該知道得人身是極為困難的,這種困難度實在太難以形容。當聽到得人身如掌中土、如盲龜浮木、如高山垂線時,心中有何感想?若沒被驚嚇到當晚睡不著,顯然善根太淺、根器太鈍了。如果認為那是天方夜譚,是鄉村老太婆的迷信,那真是「一闡提」了!
聽聞佛法,要以法印心,深入思惟到自己就是那樣。人身既然難得,可見一旦失去人身,後生便要墮入三惡道。即使幸而為動物,應知被割被烹之後、擺在桌上的那塊肉就是自己;一般人每天殺生吃肉,只怕連當動物的緣都說不上,除了地獄,別無去處。既是這樣,則若今天一死,今天就要承受地獄中無法形容、難以忍受之苦。而人生無常,此身脆弱,人隨時都會死,地獄之火就在每一個人腳下。善導大師說:「三惡火坑,臨臨在足下。」這比什麼都現實、都嚴厲,是真可驚可怖,不是兒戲。這是人生之大事。學佛就是要知道人生有這一大事,而在今天這口氣還在時,立刻把握,非解決不可。儘管每個人之性情、趣味、事業各有不同,但只要生而為人,就有這件大事,而且非早日解決不可,否則若還能不恐怖、不驚慌,豈非愚頑不靈?
我們知道有這人生之大事要解決,有這人生之目的要完成,但世上還有更多的人未聞未知,而這些人都曾是自己生生世世以來的父母兄弟,怎忍心看他們墮入火坑,承受遙遠漫長的火烤油煎之苦而不動心?因此,應該發起大志,要救度自己,也要想度他人,而能救度自己及生生世世的父母兄弟的,唯有彌陀偉大的悲願。
不用說這要下很大決心,似乎很難。但請想想,人生到最後得了什麼?又帶走什麼?豈不是「世上萬般帶不去,一雙空手見閻羅」嗎?人們常藉口說民生問題很重要,是的,但只要不饑不寒,便可度年度日。「世間虛假,唯佛是真」,人為虛假的事付出一生,卻將真實佛法的事看作業餘,而在工作、娛樂之暇才想到學習,這談得上聰明有智慧嗎?人生在世,誰能免死?偏營眼前之事,不慮後世者,愚也!
另外,從事佈教也很重要,使這法門深入民間,散播到各階層,引接每個人,所謂「自信教人信,真成報佛恩」(善導大師)。若能如此,則是將道業、學業、事業三者貫串,三者合一。不像一般學佛者,道業是學佛,研究的學問卻與這沒相關,而事業、興趣就離得更遠了,這樣一生的光陰、精神、力量分散開來,難以集中、專一,多麼可惜!
青年人啊!你要早日奮起,地獄必須離,極樂須求生。
青年人啊!你要豎耳傾聽:彌陀在呼喚,群生在哀嚎。
青年人啊!你要深刻覺悟,世事夢幻不真,人生老少不定。
青年人啊!你要即時放下,勿迷於私欲,勿為五斗米折腰。
青年人啊!你要恢弘其志,要堅定不移。法門需要你弘揚,群生需要你救濟。
青年人啊!你要給大眾帶來往生的信心、不死的希望,帶來踴躍的歡喜,天上天下無可倫比的價值與意義。
青年人啊!不要為了嘗一滴蜜,而使自己及生生世世的父母兄弟永在惡道,萬劫不復。
青年人啊!你要有大志,不要迷心喪志,偉大的弘法事業在等著你。
青年人啊!你要充滿使命感,任重而道遠。弘法是家業,至死而不渝。
青年人啊!請你細思,為彌陀的家業,為廣大的眾生,豈非真價值、真意義。
青年人啊!你要早日解決人生的大事,完成人生的目的,才有人生的價值與人生的意義。
青年人啊!你要知道,向淨土前進的人,步步都踏著彌陀慈悲的愛,時時浴在永遠不滅的光中。
「噫!夢幻非真,壽夭難保,呼吸之頃,即是來生,一失人身,萬劫不復,此時不悟,佛如眾生何。願深念於無常,勿徒貽於後悔。」


人生是夢
 在既夢又苦的人生中,遇到彌陀慈悲的救度,被彌陀所擁抱的人,是世間第一幸福的人。
學佛要知道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善惡報應」等事實(因果報應的道理是佛法的骨幹)。同時以出離為動機(亦即是「出離心」),以解脫六道的生死輪迴為目的(這是最低限度—— 再高一層即是發菩提心),才可稱為真正佛教徒。因為佛的本懷是要眾生在今生就直接脫離六道之生死輪迴。因此,真正佛教徒必須是不貪戀財色、名利等世間欲樂(有出離心),瞭解世間虛假、人生無常。所有萬物,一切是非好壞、成敗得失、苦樂禍福等只是宿世之因與今世之緣暫時的和合,其本身沒有一個自體,既非固定不變,也非永遠不滅。有了這個觀念,才具有學佛的正見,這也就是所謂的「三法印」——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但這對世間人來講,實在很難,幾乎無法做到。(若以一般法門來講,無法也得設法做到,否則豈非永永遠遠都要輪迴受苦)。所以真能做到的人可以稱為「大丈夫」。古人說:「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因出家的動機與目的都是為了出離也,就是要擺脫世間的一切煩惱束縛,而向著出世間涅槃寂靜的目標前進。但若身雖出家而心未出家,則只是掛個名,不是事實,只是形似,而不具內涵。所以徹底言之可以說:「出離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出家者多如牛毛,能如此者少如鳳角)。雖然如此,佛又不忍眾生永受輪迴之苦。即使煩惱重,不能在今生脫出三界,但至少來生不要墮入三惡道受苦,起碼也能再生為人或生天;既不受苦,同時還必須能夠遇到佛法,有學佛的緣;因此詳說五戒十善的功德,目的就在這裏。所以來生為人或生天只是個跳板,博個再有學佛的因緣,這是極不得已的,而不是以生人或生天為目的,更非要人注重人天的福報,因為人天的五戒十善是世間法,尚有污染、非解脫道。
但話要談回來,世上有誰真正具足五戒十善的功德?虛假不實、嫉妒諂媚、貪財好色、自私自利慣了的眾生,業深障重,煩惱強盛。單單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之中的一戒都守不清淨,何況十善!
經中說:心常念惡,口常言惡,身常行惡,曾無一善。
又說: 心口各異,言念無實。
又說: 大命將終,悔懼交至。
試問我們大家,有誰不是這樣,這其實是所有人的形貌。然而其後果是如何呢?佛說:「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又說:「一切眾生,必墮地獄。」所以唐朝之善導大師悲嘆的說:
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意思是說:大部分的人,其行為是「罪惡凡夫」,其命運「永在惡道,無出離之緣」。如此的眾生(我們大家),實在是無法形容的可悲可憐,無可奈何的可哀可嘆,故佛說:
一切眾生,都是可憐憫者。
能發出離心是「大丈夫」,是真「出家人」,是真「學佛者」。但其他絕大多數的「常沉惡道,永在輪迴」的眾生怎麼辦?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也就在這裏顯現出來。
阿彌陀佛老早就已深深知道我們就是這樣的眾生,承受常沒常流轉之苦,而感同身受地說:「眾生苦惱我苦惱,眾生安樂我安樂。」因而為我們經過五劫的時間發了四十八願,又為我們經過兆載永劫的時間去累積菩薩行,然後完成令任何人都能往生的淨土與力量。彌陀的願為我們而發,彌陀的行為我們而修,彌陀的功德都是為我們,都是我們的。因有彌陀的成佛,只知作惡、不會修行、無願無行的眾生,但能回心念佛,便白白擁有了解脫六道輪迴、往生淨土成佛、還來娑婆度眾生的功德。
但我們若對此事未聞未知未信受,則依然是個造業凡夫,輪迴受苦;若有聞知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則必生彌陀淨土。雖未出娑婆,已非娑婆的眾生;未生極樂,即是極樂的菩薩。彌陀的光明永遠攝取不捨,彌陀的功德納入我心,彌陀的光明攝護我身;我在彌陀光明中,彌陀在我信念中,我入佛心,佛入我心,如火燒木,一體不離,我與彌陀共起臥,共出入,成為「我苦惱彌陀苦惱,我安樂彌陀安樂」之佛凡一體之身,雖是凡夫,卻位同菩薩。佛法雖多,唯有彌陀救度是拔苦與樂的妙法,是轉凡成聖的神丹。故極惡深重凡夫,獲得彌陀金剛的救度,便蒙諸佛金口的讚歎說:「則我善親友」、「次如彌勒」。
人生的目的就是學佛,學佛的目的在於今生離開輪迴,成佛度生。唯有信受彌陀救度的願力,才能離苦得樂,成佛度生。因此,人生的目的在於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
佛說「人生是夢」、「人生是苦」。在既夢又苦的人生中,遇到彌陀慈悲的救度,被彌陀所擁抱的人,是世間第一幸福的人。
我早晚都在盼望著,所有的人,都成為世間第一幸福的人。


學佛的目的
佛法可以照亮心中的黑暗,指出人生的方向。
學佛可以啟發心中的智慧,導正旅途的步伐。
沒有佛法,其人生是愚癡盲目的。
不知學佛,其一生是空過悔恨的。
佛法可以照亮心中的黑暗,指出人生的方向。
學佛可以啟發心中的智慧,導正旅途的步伐。
沒有佛法,其人生是愚癡盲目的。
不知學佛,其一生是空過悔恨的。
此生即使再怎麼幸福快樂,都是短暫而有缺陷的。如果知道有永恒的未來,而同時尋求對未來的超越,則今生的幸福快樂便能獲得圓滿而且永恒,所以凡是人,都要學佛,都非學佛不可,因為人生的未來沒有第二條路。
佛法可以增加人的智慧,但佛教的最後,不是智慧或知識的問題,而是人心的問題,是生死的問題。學佛若只是擁有智慧與知識,也不能使人超凡入聖,即使再有智慧,也會做惡事,再有學問也會起惡念。無論是誰,都無可奈何地對此從內心發出悲嘆。何況世上有更多的人沒緣學佛而無智慧,也有更多的人念惡行惡,心中充滿著苦惱,而此生既是苦惱,來生依然苦惱。佛說:「從苦入苦,從冥入冥。」學佛就是要解決人類今生及後世的苦,這是本質的問題,學佛若忘了這一點,那佛學就會只成為哲學,學佛也失去了重要的內涵而沒有意義。
不管是誰,學佛始終都要「一向專信阿彌陀佛」、「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唯有阿彌陀佛,才能使每一個人生前獲得大安心、大滿足,死後決定生淨土、成佛果。我說這種話,難免會給人武斷、蠻橫之感。其實念佛法門,若就其平常而言,沒有其他法門比這更平常了;若就其高深而言,沒有其他法門比這更高深了。但願我有智慧也有機會跟你講解念佛法門的奧妙,因為這是萬法的結晶,也是佛法的結論,是釋尊出世的本懷,也是吾人學佛的目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